快訊

今飆37度高溫!留意午後雷雨 周末、下周2熱帶系統接力威脅

他上國中第一次掃廁所 難過到成「心裡的坎」

北市高中以下公立學校共236校,其中73校由學生全面負責廁所打掃,且以國中小居多。此為學生掃廁所示意圖。本報系資料照。
北市高中以下公立學校共236校,其中73校由學生全面負責廁所打掃,且以國中小居多。此為學生掃廁所示意圖。本報系資料照。

學生在校實踐生活教育,有人從國小到高中都要掃廁所,被分配到就做,更希望負責掃到好,也有人國小沒掃過,國中第一次接觸就因收垃圾成為心中難跨過的坎,後來雖不排斥,但打掃各種亂象,還是會影響下堂的上課心情。

北市73校由學生全面負責廁所打掃,國中小居多;考量校園場地開放致廁所使用量增加,148校由學生掃除為主、輔以定期委外清潔加強清掃,委外清潔費用由委外場地使用費、場租收入、職工委外經費等支應,此以國小占7成最多;11校經家長會決議,由家長會提供經費協助廁所清潔;4所特教學校由校方編列經費支應委外掃除。

高中二年級丁姓學生分享,國小不用掃廁所,學校有找人來專門清潔,他直到國中才第一次在校園掃廁所,「一開始會覺得好髒,怎麼要我掃?也不敢去碰垃圾,但全部要集中在一袋再丟掉,是心裡很難跨過去的坎」,因此同學們會把工作推來推去。

丁姓學生表示,不會排斥掃廁所,畢竟環境是大家共享,一起維護環境是滿合理的。但他認為,學校找人來掃廁所比較好,與其讓學生花時間去搞清潔,倒不如拿來唸書,而且若有學生在廁所胡搞瞎搞,例如有人把衛生紙丟天花板、洗手台有噁心異物、有人玩水,都要花時間清潔,整個人會變得很煩躁,影響下一堂上課心情。

高中三年級高姓學生提到,學校廁所都是學生自己掃,不分年級,每個班級都會分配一定人數去清潔。有些同學會認為隨便掃掃就好,廁所就還是比較髒,像他在家都會打掃廁所,「如果在校工作是打掃廁所,當然會想要打掃乾淨一點」,不太會排斥,但會覺得比較倒楣、比較累。

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榮譽總會長劉一寬指出,孩子打掃廁所,只能說有做,但要非常乾淨是很難的事,因此有些家長寧願花點錢找人清潔,也有傳統派家長認為掃廁所可訓練孩子的服從、培養對環境的責任感。

劉一寬說,他支持學生在校求學,仍須為自己的環境負責任,但回歸現實面,校方多少會請清潔公司處理,只是處理周期不一,1周1次、每月1次、甚至半年1次,費用多數由家長會支出,平時則是學生維護環境。

台北市教育局表示,校園內環境清掃,不僅是環境維護,也是環境教育及生活教育的一環。北市高中以下學校校園清潔工作原則鼓勵由學生自行分工完成,並視個別需求輔以委外清潔的方式辦理,透過參與校園環境清潔工作,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能力。

教育局強調,校園環境的維護是學生生活教育實踐的場域,透過參與掃除工作,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能力,對公共事務的參與,並建立維護公共空間的意識,期盼共同營造友善且優質的學習環境。

校園 廁所
☸️七月12星座事業運勢公開 「三星座」解鎖職場成就等到好運降臨

延伸閱讀

握有年輕時裸照?北市美女議員遭威脅 怒嗆「嚇不了我」

涉闖紅燈還擅坐警車 北市市場處科長被判拘役30天、緩刑2年

表揚阻詐金融機構 5月北市假投資詐騙財損10億元

北市838輛電動公車安檢 報告出爐

相關新聞

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

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,共有8人就醫,校方證實表示,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,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...

民團調查: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

「老師,為什麼女生會流血?」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,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?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、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『202...

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.63%

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,今天公告分發結果,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,錄取11萬383...

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

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,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,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,考生可上...

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「很尷尬」

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,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,且保持一定成績,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,從高一到高三最...

側身全裸?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:家長覺得可愛

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,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。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,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,其他女童從側身看「幾乎全裸了」,引發正反討論。

商品推薦

udn討論區

0 則留言
規範
  •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,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,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。
  •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,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
  • 對於無意義、與本文無關、明知不實、謾罵之標籤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下標籤。
  • 凡「暱稱」涉及謾罵、髒話穢言、侵害他人權利,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、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。不同意上述規範者,請勿張貼文章。